(整理/國際服務處)

有人說,尼泊爾是個物質貧窮但精神富足的國家。來到加德滿都,發現它是一個正在大興土木、塵土飛揚的城市,民眾或立或蹲於街道擺賣小生意,汲汲營營為生計而忙碌。泥路兩旁隨處可見華語標誌及招牌,當地人迫切想和大陸人做生意,足見居民除了安於簡樸,也想積極擺脫經濟上的困頓,過獨立自主的新生活,而非長期仰賴外界的援助。

服務時間:107 年 1 月 27 日到 2 月 10 日 服務地點:尼泊爾雪巴育幼院、Shree Chhahare Primary School

(一)志工教學服務

雪巴育幼院

育幼院是2015年地震後由環宇基金會成立,收留18位地震受災的孩童,年齡約為7至15歲。基金會提供孩子一切生活開銷,讓他們能繼續到校受教並有一個棲身之所。承租的房子陳舊簡陋,上課、遊戲、吃飯、睡覺均在一室,無法有效區隔,但看著孩子閃亮的眼神和靦腆的笑容,知道他們小小的心靈都共同呵護著這個得來不易的方寸之所。午后,活動組志工在門口空地陪孩子玩遊戲,英語組志工則教他們學習生活會話,小朋友個個精力充沛,引發大家全心投入的心。

高山小學

山路曲折盤旋,花了一整天的車程,終於抵達重山峻嶺中的高山小學。泥路兩旁的樹木,都蒙上一層厚厚的泥灰,覺得柏油路的舖設對居民來說是迫切之需,不但可以降低空污,也能提升行車安全。高山小學是一所私立學校,全校有68名學生以及4位老師。自2012年起,環宇基金會以助學金的方式幫助學童,讓他們繼續就學,2015年學校因地震而倒塌,在基金會和當地政府以及其他國家NGO的共同資助下得以重建。

上午學校安排開幕式迎接志工團的到訪,並有媒體及多方人士與會,整個活動至中午結束。這裡的學童大多臉頰凍傷,但個個眼神熠熠、笑容燦爛,他們可以走著垂直的山路上學及返家,對他們來說,上學是一半的時間走路,一半的時間才是上課。次日放學,我佇立校門邊遠眺那群陡落於山坡的踪影,彷若抖落滿天的星子。

(二)鮭魚返鄉計畫

環宇基金會目前資助三位上大學的學生,包括醫學生Nima及兩位女大學生露帕、雅斯美塔。本於自助助人的精神,希望他們三位加入國際志工服務團隊,這包含了三個意義:一是基金會需要他們把英文翻成尼泊爾文,以便更貼近當地的生活;二是讓他們知道自己也可以成為志工去幫助別人;三是希望他們能成為學弟妹的榜樣,透過用功讀書,讓未來不一樣。

三位志工的表現可圈可點,志工團隊也視他們如珍寶。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醫學生Nima在閉幕式的會場上鼓勵學弟妹,「只要你有心唸書、知道自己為什麼唸書,就會找到方法」;在家訪中,他發現有位小朋友有甲狀腺問題,便立願學成後要幫他治病。而兩位女大學生除盡心協助教學翻譯及家訪外,並深深感謝團員像家人一樣關心她們。

(三)攝影師所望

影像的呈現,事實上比文字更具有說服力。志工團中有位年長的資深攝影師,他為了拍攝有主題有焦點的照片,堅持完美品質的理念,克服環境的限制,不辭辛勞要求全體志工配合重拍,自己扛著笨重的器材,上山下海般的毅力拍攝生活場景,以期外界能夠看到這些生命故事。

他期待讓社會大眾看到更真實的影像及文宣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用愛來溫暖這個有情世界。愛與希望是生命的共同主軸,有愛,天底下的傷痛才得以痊癒;有希望,則讓我們看見未來。而金錢可以資助與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就像水一樣流動,彷彿將緣分也傳遞出去,讓愛生生不息。

(四)貧戶家訪

本團利用週六學校放假日,行程安排訪視六戶特困家庭,以便了解他們最迫切的問題,並尋找協助的方法。家訪分兩組進行,每組七位團員,訪視的家庭錯落於山坡上,考驗著志工的腳力。在家訪過程中,看到他們深陷困境的真實情況,也看到他們心中懷抱希望。這裡的居民生活純樸,日常用品極為簡單,我們也特別關心他們的食物,希望至少讓他們可以維持最低限度的溫飽。

冬日山村謐靜,陽光普照,溫風徐拂,原來山中還有這般辛苦的家庭存在著。然而,他們的生命力堅強,卻帶著虔敬感恩之心,在大自然中活出自己的尊嚴。看著孩子依於母懷,飛鳥悠然在天空,我們祈願天地的慈愛,孕育出堅毅正直寬容有愛的百姓。

(五)山村漫遊

高山小學閉幕式之後,服務告一個段落,志工有半日空檔,相約去山村漫遊。輕鬆閒散的往山村移動,邊走邊欣賞山村景色,林野涼風輕掠,讓我們呼吸到大自然的氣息。緩緩登上山坡看臺,舉目四望,除了艷麗的經幡,感覺這兒距離太陽好近好近。這讓我想起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看似愚蠢,但背後有一個哲理:「世上任何成就,都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尼泊爾的民家多為簡陋平房,城區最富麗吸睛的建築就是廟宇,看到村民爬上高高的山坡看臺,把經幡結成那麼偌長一條線,足見他們對天與對神的誠敬。

(六)志工反饋

志工分享心情,感傷這趟旅程只是過客,雖然有心,但能幫助這些貧困家庭的地方到底有限。基金會則勉勵大家,這次活動有學生及社青共同參與,整體來講是多元且成功的,端看你學到與否,如果能掌握到天地人的和諧之道,就不會覺得自己只是過客,而會繼續深耕並從中獲益。

上天賦予人類「總有辦法」的能力,當我們面對困境時,「沒有辦法」和「想辦法突破」只是一種選邊站,你選擇哪一邊,就會成為哪一邊。參與此行,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同時也看到基金會滴水穿石的專注與用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