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愛尼無國界,風華全紀錄(尼七班服務紀實)

紀錄人:Daicy

也許我們做不了什麼偉大的事,
但我們卻能懷著最大的愛去做最小的事。(德雷莎修女)

蓄勢待發,一切為

    「2014尼泊爾希望磐石計畫」謹訂在8/9~8/23這兩個星期正式執行,為期共計15天,但是志工們的行前籌備會卻悄悄地在5/3緊鑼密鼓的展開,直到8/9出發前,一共召開了兩場的大型行前籌備會,以及四個場次,共計五個組別的第三次籌備會,這樣多的會議,不為別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這次的服務課程能完美呈現!

如此多的會議,除了幫助志工們汲取前幾屆的精華,也企盼這群青春無敵的活力軍能通過幾次的經驗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讓他們能盡快認識、瞭解彼此,畢竟這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15天,志工們可是得朝夕相伴呢!

 

整備出發,為尼而來

時間一眨眼就來到出發的前夕,領隊細心而耐心地逐一提醒著志工們準備的事項及物品,深怕一時疏忽而影響整體心情,結業式送給尼童的禮物、文化交流的贈品、社會大眾所捐贈的愛心…一一清點完畢,打包完善,只為了將台灣各地的愛心透過志工們的雙手確實地轉送到尼泊爾;志工們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他們的行李裡除了所需的生活用品外,製作精良、準備許久的教具更是囊中物,而當中最重要的一件行李則是滿滿的愛心,除了自己的也包括了其他人託付給他們的企盼,志工Jill分享:「我覺得自己這趟出門是帶著使命而來,因為有那麼多人將他們的愛心化成了送給小朋友的禮物,其實他們大可以自己來做服務,但可能工作或者家庭的關係…讓他們無法抽身,所以這些人的心意,也必須透過我們這群志工來付諸實踐。」

 

合而為一,與尼共舞

終於要搭飛機了!志工們各個都很守時地且提早現身在桃園國際機場,除了一位志工先行從西藏到尼泊爾之外,總算是全員到齊了,此外,還有兩位志工在美國求學,一直以來都是透過網路與夥伴們交流情感,機場的相見歡對於我們一行人而言,可是既新鮮又興奮。8/9晚間8:05飛機飛離了台灣的土地,而考驗也宣告正式開始,就這麼巧…竟然在高空遇到了不穩定的氣流,但勇敢的志工們絲毫沒有畏懼,即便已十多年沒搭飛機,當時仍舊是小娃兒的志工;經過四個多小時,總算平安降落在泰國曼谷國際機場,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

等候飛往尼泊爾加德滿都機場的待機時間,沒有過境旅館可以住宿,只有幾張就地取材的沙發所拼湊出來、很臨時的臥舖,面臨的問題不僅是睡得很克難,還要抵禦接近冬天的超低溫冷氣環境,但是志工們憑藉著滿腔的熱情與意志,不只克服了環境所造成的不舒適感,更利用了這段候機時間完成了課程需要的大字報,以及排練了要炒熱氣氛的團舞─WAKA WAKA,但是對形所缺了的一角必須要到尼泊爾才能填滿。走吧!準備搭機前往加德滿都機場,其他夥伴正在尼泊爾迎接我們的到來!

 

因緣成熟,與尼相見

一下飛機,佛學院的朋友就派來了兩輛廂型車,盛大的歡迎場面,媲美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紅毯秀,不一會兒的工夫,志工的脖子上都圍著一條象徵歡迎、色彩鮮豔的「哈達」,而我們的行李也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一架上了車頂;短暫地在佛學院待了一晚之後,一行人在隔天早晨坐上同樣的箱型車出發前往服務的地區─Charikot(車瑞卡)。

本次服務的地點為一間公立女子學校,海拔高度在1500公尺以上,所在區域就是尼泊爾的東北山區的Chariko,為什麼選定這間學校來做服務呢?全是因緣使然,原來早在去年2013年,這間學校就透過ICEF在台灣所募集的善款,建造了校內的儲水設備,以及使用上相當便利的廁所。

歷經6個小時顛簸的車程,越過了幾段被溪流沖刷而掏空的山中小路,總算平安抵達目的地,也令我們對司機的駕駛技術及細心敬佩不已。來到了服務學校,首先要認識當地環境,從1年級一直到10年級的教室,幾樓?幾位學生?哪位老師將協助我們的服務?都是志工們迫不及待想要瞭解的問題,隆重而正式地拜會完校長之後,負責接待我們的老師帶領著我們一行人徹頭徹尾地逛了校園一圈,以及領著我們去到那聳立在至高點的儲水設備─微微銹蝕的水龍頭以及佈滿塵土的立碑,四個斗大的英文字母─ICEF依然清晰可見─,旋即我們發現了司令台一旁懸掛的布條,雖然一行又一行的尼泊爾文字讓人看了直發悶,但布條上卻印著中華民國的國旗,彷彿在向我們預告:明天(8/12)就是服務開始的第一天。

 

五彩繽紛,尼的熱情

正式服務的第一天,就從開幕式的那聲響鑼正式啟動,有別於台灣各級學校上、下課的美妙鈴聲及鐘聲,尼泊爾許多學校都是靠人工方式來提醒學生上、下課的時間,因此,上自校長,下至一年級或幼稚園的老師都有可能是那位敲鑼手呢!開幕式的這天,代表台灣的我們獻上了青春又有活力的團舞WAKA WAKA,而女子學校也派出了三個年級,不僅舞出了尼泊爾的風情,舞台上的她們更用親切又可掬的笑容歡迎我們的來訪,舞蹈行徑間還不時灑下樹梢剛摘下來的鮮花,整個現場被花瓣鋪滿,霎時間…校園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園,孩童們熱情的掌聲,以及一聲接著一聲的hello、namaste不斷充斥在我們的耳邊,猶如立體音響所散發出來的環繞效果。

 

交流服務,與尼相伴

歡聲雷動的開幕式結束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正式服務的時刻,總計7天的服務課程,我們這群志工究竟能帶給尼童及當地老師怎樣的改變呢?真是讓人拭目以待啊!為了讓校方能通盤瞭解服務課程的內容,開幕式結束後,我們便與女子學校共18位的教職人員舉行了一場教學說明會,不只說明課程內容,同時也請隨班的教師予以協助,尤其在語言方面。

這場教學交流說明會,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布衛生棉的製作教學,為什麼與老師們分享布衛生棉呢?除了服務的地點是女子學校外,更希望透過正確的衛教觀念,改善尼泊爾長期存在的問題:婦女朋友在生理期間必須被迫隔離,甚至是一個人住在山上的茅草屋;以及另一個新出現的問題:拋棄式衛生棉正逐漸為尼泊爾婦女所使用,然而在這個垃圾不分類、所有垃圾都就地燃燒的國度裡,環境問題悄然發生。當然,我們設計的這堂課程或許微不足道,但是我們依然相信「教育」的力量─先和老師們分享,再由當地老師教育他們的學生,冀望形成一股良善的循環。

經過志工們用心的解說課程後,學校的老師們也達成了共識,他們並不會只在自己的班級中協助,而是挑選他們感興趣的課程給予支援,因此有著這樣有趣的現象:例如,當我們在上10年級英文課程的時候,10年級的導師可能正在7年級的教室,參與他自己感興趣的華語或藝術…等其他課程,也由於這群老師們在服務教學的現場用心參與,因此尼童們也愉快地學習著我們所精心策畫的每一堂課程─華語、英文、藝術、科學、活動、衛教。

每堂課程的背後,都有著各組志工的巧思與發想,雖然尼泊爾在語言上與我們有著隔閡,但是在志工們用心的陪伴與引導下,有種神奇的魔力逐漸出現,孩子們一天比一天熱情,純真的笑容伴隨著表示友善的「搖頭」,在課堂間讓我們歡欣無比,志工們也幫尼童們取了一些可愛的中文名字,像是毛子、芭樂、小拔辣、圈圈…而這些名字的取用,也成了志工們每天茶餘飯後各組分享的戰績!

靜態的課程,對女子學校的學生而言似乎接受度較高,但是也不容忽視她們的運動神經喔!畢竟從小到大,她們都是在山區奔跑,甚至有的學生還是從另一座山頭走路來學校,因此活動組設計的大地遊戲也讓她們為之瘋狂,而為了求得勝利,其中一個小隊甚至不惜將鞋子都脫了下來,盡情地在學校的紅土上奔跑。大地遊戲的三個關卡,六個小隊,隊員雖然都是臨時組成,但小隊輔凝聚士氣的能力卻是一等一,各有各的隊呼且確實照顧了自己的小小隊員們,有些隊輔甚至抱起了幼小的隊員參與遊戲,讓一旁觀看的志工Susan驚呼:「好像一家人喔!」。

服務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陪伴尼童的我們卻是收穫最多,因為我們確實是愈來愈像一家人,這樣的情感不只在出現在團隊之間,學校的孩童也愈來愈像我們自己的妹妹們,服務不再只是服務,不知在何時已昇華成家人間互相陪伴的FU了。

 

綠活健行,還尼原貌

遇到了學校的放假日,沒有服務課程…怎麼辦呢?尼泊爾最多的就是山了,所以,爬山去吧!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成為了尼泊爾最in的登山客,這趟登山健行的旅程,途經了一個小聚落,而它也成了我們的臨時休息站,飲料、零食…應有盡有,而我們也成了這家小店本日的最大客戶;中午時分,一間女子喇嘛寺院招待我們進去參觀,甚至在庭院替我們鋪上了舒適的墊子,瞬間讓午餐成了有趣的野餐宴。吃飽、喝足也休息足夠,趁著天色還明亮得趕緊下山囉!夥伴們此時人手一只塑膠袋,因為這趟登山健行還包含了另一個實質有意義的活動─淨山。只見每個人都彎下腰將看見的垃圾撿起來,裝進手上的袋子中,這樣的舉動也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側目,他們似乎不清楚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回頭看著地上的垃圾愈來愈少,他們露出了一抹微笑。

是的!只要有人願意帶頭做,之後就會有人也一起跟著動手做,山川終將回歸它原來青翠的樣貌,繼續恣意地吐露芬芳沾染大地。不論教學課程,這堂向大自然學習的課程也讓不少志工驚歎:「原來人類所製造的垃圾,正在蠶食鯨吞著我們的居住環境…」

 

資助學童,在尼見證

尼泊爾這個國家,在遠古時代屬於印度的一部分,因此保留了種性制度的制約特性,身分階級的劃分造成了經濟上極大的差距,即使學童到了應就學的年齡,家庭的狀況也無法負荷,因此許多學校多有著類似的情形:同一個班級裡,從7歲到11歲的孩子都有。

如何能改善這些家庭所面臨的生活問題?如何讓無法就學的孩子也可以愉快的和其他孩子一起築夢上學去呢?透過ICEF的奔走,讓許許多多遠在尼泊爾的孩子能享有來自台灣的愛心,而此趟服務之旅我們也見證了這些孩童的學習過程以及成長背景,透過服務課程和這些資助學童的互動,使我們瞭解到:教育確實能改善生活、完成夢想。我們所設計的這些課程對於這些孩子或許並無立即性的幫助,但是卻擴展了他們的視野:原來喝完的汽水瓶還可以拿來製作水火箭;看似平凡不過的白紙在經過彩繪之後,竟然能變成元宵節的燈籠…許多教學元素不僅令尼泊爾的孩童驚艷,更讓女子學校的老師讚嘆。

為了使台灣的愛心捐款人瞭解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的過程,我們不僅有全程記錄,也將他們用心製作的教學成品帶回台灣,而更多的是她們對於素未謀面的愛心爸爸或媽媽的感謝,看著那一張張素靜純真的臉龐、一雙雙閃爍希望的眼眸,在在都觸動了我們的心!

孩子,妳有什麼話想說嗎?靦腆的笑容蘊含了無數的話語,無限的感謝飛躍在信紙之上…。

 

互道珍重,與尼再會

志工們都無法相信這麼快就到了服務的最後一天,結業式的這天和開幕式一樣,我們都為對方獻上了舞蹈表演,但空氣中凝結了不尋常的氣氛,看見孩子們的手上都抓著路邊剛摘下來的鮮花,我們知道這是她們要送我們的臨別贈禮,有些孩子還編成了花環送給自己喜歡的志工哥哥或姊姊,她們用著稚嫩的聲音害羞地說著:「明年…你們還會再來嗎?」、「I will miss you!」,這一天,學校提早了學生的放學時間,學校老師準備了當地的茶點宴請我們…,一切都結束了嗎?

當我們步出學校門口,幾個孩子還不肯放學,在校門外徘徊等待我們一行人的出現,尤其是曾經被火紋身的珍珠(6年級學生),更帶著我們一群人到學校對面的小寺廟,用她小小的手指沾著佛像上的紅色粉末替我們每個人在額頭點上了代表祝福的「蒂卡」。

我們有做了什麼嗎?志工們面面相覷、紛紛問著彼此,雖然我們憑著有限的能力所付出得很少,卻收穫了難以估價的回饋及祝福,而這比滿載的紀念商品都還具有實質意義!

 

踏上歸途,有尼真好

15天的服務總算圓滿落幕,在最後的檢討分享會時,原本不知為何而來的志工找到了自己出發的目的;對未來茫然無知的志工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面向,進而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帶著朋友所託付的愛心,圓滿達成使命的志工則梨花帶淚、感性分享…。雖然各自的目的全然不同,但因為「愛」讓我們齊聚一堂─相信有愛,就有奇蹟!

這段歷盡艱辛的服務之旅也讓我們一行人瞬間成長不少,原來不跳電的生活是如此便利,洗個熱水澡是多麼幸福,回程在曼谷機場的過境旅館內,聽見了志工們最真實的心聲,也看見了台灣年輕學子質樸堅毅的一面。

 

真的,有尼(你/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