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紛擾擾,阢隉不安中送走了2016年。台灣整體大環境確實不理想,地球暖化、兩岸關係、經濟、社會、政治、教育、人口老化幾乎全部問題重重,千頭萬緒,糾結成一團。昔日打拼、累積的成果,後繼無力。資源、人才流失,優勢不再,烏雲當頭,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我們的未來在哪裡?問題出現,就要面對,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人的問題,本源在人性,順著人性,正本清源,本立而道生,接著才能剝繭抽絲,逐一清理,一個一個解決。
從結構上來說,社會的根基在家庭,家庭的健全靠個人。這兩者的關係,在《大學》上說的很清楚:「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是,很不幸,今天台灣這兩樣基礎都嚴重流失。就家庭來說,離婚率高之外,還加上不婚、不生、不養;就修身而言,以前台灣人勤勞、和善、憨厚。現在的台灣人,短視、自私、好逸惡勞,不斷的猜忌和對抗,摧殘最根本的信任關係。我們看到台灣,從政治、社會、經濟到倫常一路撕裂下去,這樣國家還能剩下什麼?
三代同堂,社區一家親
針對這些現狀,基金會以三代同堂、社區一家親的理念,期許自己能成為社區守護者;老、中、少基本上代表人生旅途的不同階段,象徵過去、現在與未來;兒少階段的特色是歡樂與希望,中年的特色是承擔與創新,老年的特色是圓融與智慧。愛,則是串接生命中每個瞬間的共同不變的基調,邏輯上,三代同堂,全方位的涵蓋生命不同時段的特色,讓它們融合在一個時空情境中,使這情境的成員,可以做到彼此互補,互相支持,共同學習,一起成長。
回想過去的年代,孩子的成長過程,大致以自然環境當作活動場域,除了父母就是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村莊同儕,構成一個綿密的人際互動網絡。當時為了克服貧窮,甚至連小孩,都很認命的付出極大的時間與體力,獲得非常微薄的酬勞;可是這過程,卻培養了刻苦耐勞、愛家惜福的美德。到今天,孩子的成長過程,村莊的角色式微或消失;家庭的型態,大部分是雙薪的核心家庭,父母忙著賺錢,沒空陪孩子,對孩子的愧疚,就買最好的手機贖罪,孩子離開大自然,沉迷在3C網路世界,缺少人際關懷與互動。
如果不幸,孩子的原生家庭,親職功能不彰,那孩子就可能出現各種大人眼中的「問題」行為;嚴重的,吸毒、幫派、角頭;其次是,翹家、偷竊、說謊;輕微的,情緒障礙、自我放棄。這種孩子,最需要的,是先給他們家庭的溫暖陪伴、鼓勵、創造孩子成功經驗;其次才是課業紮實的學習與進步,最後是適才適性的多元能力開發,所以我們主張孩子的教育品格第一,學業成就第二,潛能開發第三。
不只是孩子需要愛。在我們服務老人的方案有一個案例;一對老夫妻,其中一位90歲,罹患膀胱癌臥病在床多年,都是80歲老伴在照顧,他們結髮60多年了,彼此相依為命、互相打氣,只要每天能摸到、親到老伴就好高興,至少知道對方還在;愛經過一輩子風風雨雨的千錘百鍊,淬煉出來的真情和真義,才讓人真正懂得欣賞和感謝。這對老夫婦,用親身的經歷,教導了我們婚姻的真諦。
因此,一提到「老人」,一般人腦海浮出的意象通常是「日薄西山,風前殘燭;大勢已去,倒數饅頭〜等待退伍。」其實未必盡然如此,老人的世界,隱藏生命智慧的寶藏,值得我們學習,所以,當我們把老、中、少三代,共同聚在「社區學堂」,一起服侍對方,共融、共學、共歡,讓他們交迸出感動的火花,應該是合理的期待。
只要把人性中的愛引導出來,社區一家親,就不會是單純的口號。這不就是禮運大同篇所謂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直接印證嗎?關鍵在於,如何誘發本性之愛,讓它被看見。
先立己,再立他;先利他,再利己
有個常見的迷思,一般人會認為對弱勢,就是要給予幫助。幫助當然需要,但不能只給幫助,因為如果讓弱勢變成依賴外部資源,這種福利方案,就好像成了溺愛孩子的父母,是徹底失敗的;我們認為,翻轉弱勢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讓他們願意付出愛,二是讓他們能夠為別人而活,從小處著手並且鍥而不捨,這成為我們一貫的策略。
對兒少,我們設計並強調服務學習的課程;為長者,除了健康促進、人際互動、才藝課程以外,如果能夠,會鼓勵他們為別人付出,創造自己的價值。比方說,到學校帶社團,在社區帶活動;婦女培力方案,也秉持同樣的原則,技職教育、行銷訓練,訓練的是能力,教導的是方法和怎麼做。在方法這層面,只有先自立之後,才有能力立人,可是願意承擔,肯付出愛,牽涉到的是動機。動機,緣自人性,關於人性,基本的事實是,對別人做出貢獻,才能讓自己有價值,因此,藉由利他,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利益。所以,價值上,先利他,再利己,這原則,對任何人都沒有例外。
結論來說,把人本性中真誠的愛引導、開發出來,永遠是第一優先的要務,沒有比這重要的事。為了做到這,一定要有家庭這場域,有了家庭之後,愛要超越血緣關係,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就是親親、仁民、愛物;盡己性、盡人性、盡物性。這道理千古不變。基金會期望通過社區服務,實踐並證成禮運大同篇的理想。
文 / 環宇基金會 林景德副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