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張鈴英 整理/呂學智)
「走讀」是什麼?就字面解釋,是「邊走邊讀」的意思,意指不是單以靜態的用眼睛閱讀書本獲取知識,而是實際上用雙腳走到某個地方,親身體驗該處的人文歷史。
走讀也可以是「以走代讀」之意,俗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行腳來認識一個地方或城市,彷彿讀書般細細品味,例如:走讀大稻埕、走讀西門町、走讀剝皮寮、走讀溫羅汀…。
以終身學習來思考
「108課綱」號稱是台灣教育史上最大的翻轉,讓過去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改成以學生為中心,使其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近來媒體或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及的「素養」一詞,在過去幾年間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上。這樣的趨勢代表著,以前填鴨式的升學方式,也將面臨極大的調整與改變壓力。
走讀課程帶有些許觀光或旅遊的性質,卻能寓教於樂,跳脫出教學框架,在陪伴學生或長者學習上,更能夠廣泛發揮成效,成為各學校、社區大學、服務據點…,極受歡迎的主題。
以本會古亭老人服務據點的「社區走讀」方案為例,特地設計了「長者之師」的規劃,由長者來擔任每條路線的導覽講師。這樣的執行,回饋出銀髮走讀課程中諸多被低估、卻可能對長者產生「共學」與「自我實現」等綜效性的正面影響。
既是學習者也是教授者
古亭老人據點主任張鈴英提到,「在一次偶然中發現,高齡者在西門町的紅樓附近走讀,竟然和記憶裡的西門町是不一樣的!這啟發我在走讀課程的重新定位與思考。於是從過去安排博物館、美術館等場域的導覽模式,拉回到社區環境走讀。並藉由教導長者使用手機,記錄並分享活動成果的美好,進而在社群中創造共同議題,引導長者在親身經歷這些時空中的感受,創造更多的交流與學習。」
張鈴英主任認為,經驗學習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歷程,當個體進入生活世界中,會從情感、行動與反思過程中獲得經驗,並且賦予經驗新的意義、知識與情感。以高齡者現有的經驗為起點,學習如何親近社區,並在這些空間中,與自己、他人對話。
此外,藉由提供一個舞台,讓高齡者導覽自己生命中所生活的社區,他們既是參與者、學習者,更是分享者、教授者。透過活動設計,讓高齡者感受到成就感、獲得被肯定、感覺被需要,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及對自我的肯定。
長者之師~讓長者成為主角
張鈴英主任一直在思考,來到據點的長者,已經退休不需要工作,或是老伴離世而獨處,如何讓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仍然活得快樂與充實?
為了培育他們成為講師、走出舒適圈、拓展人際關係,走讀課程的每組成員,必須為各自的場域負責,進行前置探勘及研究功課,並再下周導覽所有學員他們所觀察的內容,對長者而言,這是有些難度、有些不熟悉的。
事實上,學習或口頭報告並非難事,但化身為「導覽員」是一項巨大的考驗;除此之外,他們要面對真實的聽眾,還要能將街道歷史融會貫通,並且有趣生動地表達出來,那可就是一門學問與挑戰了。
過去據點有很多課程,例如「健康促進」、「園藝教學」、「書法課程」、「趣味桌遊」…,這些都非常受長者喜愛。然而「長者之師」的意義非常非凡,長輩必須站在台前成為主角,成為講師與導覽者,而非只是在台下單向式的被動學習。
當長者從台下的學員,轉變成為台前的主角,加上事前必須研究路線、蒐集資料,並以老師的身分帶領導覽與解說。當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獲得來自同儕的肯定與鼓勵那一刻,體驗了無比樂趣與自我肯定,那種喜悅是難以形容的!
走讀擴大自己的世界
「西門町」對長者來說,原本都不陌生,但對「西門壁畫」這個場域,卻是完全陌生。前置探勘組中,有兩位特別的長者,一位喪偶、一位愛宅在家。李阿姨喪偶後,除了女兒的陪伴,平日鮮少出門;她與不愛出門的黃阿姨,相約在古亭捷運站,一起坐捷運前往。
李阿姨說,自老伴離世之後,無人陪伴很少出門,很高興有這樣出門的機會,也不會感到害怕。到達相約地點後,黃阿姨主動拿出捷運路線圖,告訴她在哪裡轉淡水信義線,彼此互助陪伴,讓人感到喜悅。
他們完成「西門壁畫」景點的探勘及拍照後,運用課程所教授的LINE影片製作,將照片製成影片,還打電話來詢問主任,這樣的內容是否符合可行?
「走讀」課程看到了悄悄的變化,在據點長者之間,流動著關心、互助與陪伴,以及經驗交流,也支持他們走出家門,體驗退休後不同的人生。
令人驚訝的長者回饋
- 本來以為自己很了解這幾條路,但透過小組的分享後,發現每個人知道的都不一樣,湊起來真的很有興趣。
- 明明很熟悉的地方,走起來卻完全不一樣,這和老師說的,每次都要走不同的路,道理似乎是一樣的。
- 住在公館這麼久了,只知道水源市場裡面幾家吃的,這次知道可以去買芋頭糕及好料的炒飯,真是收穫很多。
- 我家在汀州路,就是以前的萬新鐵路上,小時候念書,早上聽到火車的聲音,就知道該起床了,再聽到一次,就知道今天會遲到,要被罰站了,所以有火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没想到永康街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以前去吃飯以為只有鼎泰豐、高記,没想到有這麼多異國料理。
- 之前去過青田七六,知道採用木管地板用餐,且進去用餐都要拖鞋穿襪子,這次進去又重新記起有這麼一回事。
- 青田街從來没有去過,只知道離我們很近,但不知道在哪裡?這次發覺巷子雖小,但建築物及附近的環境真的很優美。就這麼近我們卻都没去過,很感謝有這次機會,認識這裡。
- 之前居住過龍泉街及師大路,不過都已經忘掉了,也忘記它曾經有好多牛肉麵的店家,經過導覽說明,所有的記憶都回來了。
這些走讀場域,可能是長者年輕去過的地方,但因為年紀漸長,不再去走動了。有長輩說:「我的孫子很愛畫畫,每次都和我分享,這次我很得意分享了許多西門町的壁畫,秀一下我們這組的照片,真的很開心!」萬萬没想到,因為課程之故,讓他們不得不回溯生命的歷程,甚至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因為針對這些走讀的區域,他們可以重新建構對風土民情的理解。
走讀是閱讀自己的人生
這一連串的課程中發覺,需要有人引導他們的生命經驗,並鼓勵支持他們想要抒發的心情,課程完成後的小組及同學回饋更是重要。除了肯定及感謝長者們的努力及用心,由於每個人體驗到了自我突破與成長,而更熱衷這堂的課程。
例如「大稻埕走讀」,他們利用時間去踩點探勘,並回來和我們分享所見所聞,還有人不過癮說:「這幾天放假日還要再去一趟。」更棒的是有對夫妻檔說:「現在我們有新的話題,不再是茶米油鹽日常生活瑣事,而是重新認識這麼美好的台北市,謝謝這麼好的課程,讓我們重新認識台北,也交到新朋友!」
這些回饋著實鼓舞了我們第一線的工作夥伴,也因為這些長者之師們,讓我們看到課程的價值與意義,非常感佩長者們的熱情與精神,那種不輸給年輕人的好學與毅力,讓我們讚佩不已。
從剛開始的不知所措,從擔心、膽怯到勇敢站在台前分享,甚至原本喜愛宅在家、走不出舒適圈的長輩們,不時都主動來據點,分享他們探勘到什麼有趣、新奇的事務,而且常常來考我們,所發現的招牌、景點,這真是始料未及。
開辦社區走讀課程,翻轉他們對社區及場域的迷思,讓他們也學會設計課程、導覽及安排路線,這一件事翻轉了有人說老人有三好:「看家好、顧孫好、早死好」,轉變成:「經驗好、傳承好、分享好」。
再者,基金會以「社區一家親」為使命,由衷希望在社區的長輩能獲得妥善的照顧及陪伴,在據點的長輩能大家友愛、相互扶持、開心學習、優雅終老。藉由社區走讀及長者之師的活動,看得出來,長輩們已經活出更喜悅而自信的自己。
親近與關懷 感受在地之愛
「銀髮走讀」課程的意義,除了提供長者對於當地人文、地理、歷史的理解,還透過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他者之間的互動學習,發展出「地方感」與「在地之愛」,提升地方教育知識與心靈層次,知道如何關注地方的歷史文化生態。
「在地感薄弱」或者「沒有在地感」,是現代人今日生活的現象。以全球化為例,麥當勞、肯德基或者大賣場家樂福,以及便利商店林立,是城市化特徵的指標,但這些消費與經濟行為,在在展現出人們與地方連結的薄弱。
地方參與經驗可使個體與地方產生更多連結與互動,這是喚醒地方感的要素。當然,需要知識的連結引導、多元感知的學習,加上哲學理念所強調的存有與關懷,地方感化育就可以變成流動式、不斷循環的歷程。
當地方感成為學習主體時,個體與地方有更多感知連結,彼此互相關懷與尊重所形成的地方倫理,不僅可使地方邁向更完美,更可導引人們成為更好的人。社區走讀的意義,就是希望長者能親近與關懷地方,藉由親近與關懷,感受在地之愛,除了認識在地的文化與特色,並得以藉此傳承與發揚。
【參考資料】
- 張鈴英(2021)/教育部樂齡學習北區輔導團/110年樂齡優良課程教案與教材評選計畫書
- 劉政輝(2021)/ 當「108 課綱」遇上社區大學:我看見真正的「終身學習」就在地方
- 陳佳萍(2016)/Jeff Malpas地方哲學對地方教育的啟示:以「走讀嘉義」課程方案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