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
  • 首頁
  • 關於ICEF
    • 沿革與現況
    • 每月專題
    • 本會刊物
    • 交通位置
  • 國內服務
    • 社區據點
    • 弱勢課輔
    • 銀髮樂活
  • 國際服務
    • 雪巴育幼院
  • 宇愛故事
    • 媒體報導
    • YOUTUBE頻道
    • 公民新聞
  • 財務徵信
    • 募款方案
    • 捐款芳名錄
    • 勸募專案徵信
    • 歷年財務報告
    • 歷年工作報告
    • 下載區
  • 愛心捐款
    • 線上捐款
  • 參與我們
    • 志工報名
    • 志工報到
    • 徵才專區
    • 新進人員線上報到單

2010南印度 星心相印 真愛國度

服務紀實


I Have A Dream 〜 星心相印,真愛國度!

2010年印度國際志工服務成果

 

【台北報導】來自台灣的志工們成群結隊的在印度偏鄉的街頭拿著海報遊行,為的是透過宣傳讓更多民眾前來接受牙齒義診服務,果然時間一到,義診區前便聚集了許多的社區居民。

 

今年暑假由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ICEF)與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PLA)主辦的「印度國際志工服務隊」,匯集了2名牙醫師、2名牙醫助理、以及9位來自社會各界的志工,當中有大學生、研究所學生、幼稚園教師、國小教師、家庭主婦、大陸台幹等,不同的年齡與職業,卻共同有著一顆無國界的大愛之心。

牙齒義診

整個行程自8/14至8/28在印度Bangalore及Madhugiri進行牙齒義診、衛教教學、創意課程、貧民區服務及社區服務。

 

此次更與扶輪社合作,在Madhugiri完成一個耗費30萬的水井建造計畫,並且台北北新扶輪社國際服務委員會主委李仁壽與前社長廖育能更親自前來參與服務的行程。

水井開幕儀式

第一週在Bangalore的服務,著重在Chikkabi Darakallu Govt.學校的牙齒義診與衛教宣導,除了教導學生洗手和刷牙之外,更發放肥皂、毛巾、牙刷與牙膏,並且現場舉辦實做教學體驗。

 

第二週在Madhugiri進行社區及學校的牙齒義診,以及貧民區米糧蔬果發放,與水井完工的啟用儀式;義診現場更由兩位牙助小姐率領志工群,為當地居民及學生刷牙,即使現場衛生條件不佳、民眾口水飛濺也毫不畏懼。

社區服務牙齒刷牙教學

洗手教學

除了服務之外,環宇基金會也為團隊安排了許多文化交流的行程,以期能更了解當地民俗風情與服務需求,將來能再持續深耕。服務團隊所到之處皆受到學生與居民的熱情歡迎,以及許多重要人士的款待,與當地扶輪社的交流更登上當地的報紙。

 

致贈校長台灣國旗總統府圍巾

 

 


志工心得

不可思議的印度,對志工而言每一刻都充滿了驚喜…

這趟印度志工之旅除了了解關懷及協助當地人,

或許更是一趟自我追尋旅程的開端…..

 

服務心得

高禎祐醫師
這幾天和牙醫學院有正向的交流,在檢查每個小小的口腔中,從小朋友害怕到完成治療,是很有成就感的,在刷牙練習過程中,民眾給予了肯定與鼓勵,心裡就有了更大的動力來為當地居民和孩童服務,因被肯定的感覺很棒!義診時受夥伴激勵,讓我能安心看診,雖然每個行程都在變化,但我仍希望能留下些什麼給居民,並調整自己的心情!

 

鄒立安同學
今年是第二年參加印度國際志工服務,在行程上的安排就與上一年有許多的不同,在今年中我們的主題為「衛教與水資源的開發」,會有牙齒義診的服務,讓當地的小孩或是村民們學會正確洗手與刷牙的習慣,並且讓比較落後的鄉村有良好的水源可以使用,希望能改善她們的衛生與環境。

 

李仁壽先生(贊助單位〜北新扶輪社代表)
在寺廟服務收放鞋時,我帶著笑容與當地人回應,雖然有點累,但透過東西的傳遞,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而在學校也能感受他們用盡最好的一切呈現給我們,感覺他們帶給我們的反而更多,讓第一次為孩童打飯的我,更能感受。

 

彭書聖同學
這個大城市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只有樸實的民情、黃土街道、纖瘦牛隻、嘻笑的學童,這就是我所見的班加羅爾,它有著簡單的美,所以更加吸引著我。可以讓民眾知道刷牙的重要性,最後很感動各位志工的付出!

 

AMI
言語的溝通不算困難,內心是否能相互體會到才是最重要的!環境的大不同,也驗證了人的適應能力更決定我們能做到的事是無限大!夥伴們的勉勵、當地人臉上的笑容及一小步的進步是我想要看到的,讓我能夠儲備更多,且在對的時間和位置上做對的事!

 


幸福只因為有你在~印度服務心得

濱江國小老師  黃漢欽

 

距上次國際志工服務已經三年多了,但心中種是惦記著把握機會再出發,因緣際會從玫如(泰北教育志工夥伴)的郵件中得知『星心相印.真愛國度』的消息,本以為只是一封募集物資的愛心郵件,但對於印度這個令我嚮往服務的國度,心中仍存有一絲絲的希望,所以在幾經聯絡與接洽後,我終於得以趕上末班列車,前往印度這麼神秘的國度,心中真有滿心的歡喜與無限的感恩。
歷經長途飛行,到達南印度班加羅爾已經是凌晨三點多,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旅館,身體沒有過多的疲憊,但心裡卻有滿滿的暖意,只因這一路上有著祐祥哥與印度志工-Ramesh的貼心陪伴。短暫的休憩之後,趁著夥伴們尚未起床時,獨自一人漫步在印度的巷弄中,這個大城市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只有樸實的民情,黃土街道、纖瘦牛隻、嘻笑學童這就是我所見的班加羅爾,它有著簡單的美所以更加吸引著我。在享受玩道地的印度美食之後,便展開了這趟印度服務與文化交流之旅。

 

不可思議的印度處處充滿著驚喜,首日的文化交流—參訪ISKCON神廟,便讓我們有了服務的初體驗。在印度進入寺廟祭拜是必須拖鞋的,而我們的服務工作就是協助信眾寄放鞋子,一人一次一塊盧比,平日一雙鞋子總難免會有些許的味道,但若整個空間都放滿了鞋子,可想而知那味道只能用濃烈來形容,但做志工就沒有挑選服務項目的權利,凡事都要學會接受,所以只好將我燦爛的笑容化為香水為這空氣稍作淨化。信眾們看著這群白膚色的人種(相較於他們的膚色)親切的為他們服務,有些人顯得羞澀、有些人深感好奇,甚而有人趨前向我握手致敬,所以這真是一次非常與眾不同的志工經驗。

 

『服務是給對方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給我們想給的東西』,在印度牙齒保健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在另一個城市墨圖吉里我們為社區民眾舉辦了牙科義診,為了讓更多的民眾可以接受這項服務,所以我們夥同印度志工連夜趕製宣傳海報,並計畫一早遊街宣傳。時間一到,每位志工精神抖擻渾身是勁,迫不及待拿出精心設計的海報沿街宣傳,我當然也不惶多讓,學了幾句印度話後便開始宣傳起來,只是每次說的印度話都好像不一樣,但不管那麼多,只要達到宣傳效果即可,講不清楚聽不明白,那就看看我們美美的海報吧!路人太靦腆、商家老闆太忙,我都會刻意停下腳步或是走入店內,高舉海報讓他們詳加閱讀,並送以陽光般的笑容示意著『記得要來喔!』,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宣傳效果太好了,還是我們的宣傳有夠滑譏,他們想要來一探究竟,總之會場排著滿滿的人,醫師忙著看診、志工忙著衛教,而我呢?繼續當人型看板,每當車輛經過時便高舉海報宣傳,因為這麼有意義的事情ㄧ定要大聲宣傳,然而經過層層志工的愛心服務後,看著民眾們開心的露出潔白的牙齒,我想今天的服務應該算圓滿成功吧!

 

扶輪社仁壽哥在分享中提到:台灣小孩講求生活的品質,然而印度小孩只求生存的機會。這是一句多麼令人心酸的肺腑之言,而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台灣這個寶島,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衣食無缺但處處抱怨,而且永遠不滿足,反觀印度,他什麼都不求,只求三餐溫飽,孩子仍夠受教育。但這一切的體悟都要感謝猶如在雪地裡播種的祐祥哥與秀霞姊一家人,由於他們長年在印度披荊斬棘的刻苦經營,今日我們才得以踏上這塊土地,膚慰著這群需要關懷與呵護的異國家人,所以即便我的力量微小,影響的層面有限,我都會堅持下去,因為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印度孩子展露自信與幸福的笑容。


◎台師大英文系  李文
     從一紙師大夜市裡拿到的宣傳單開始,很有機緣的踏上了這次的印度國際志工之旅。印度在多數人的心中不是一個進步或是美不勝收的旅遊聖地,相反地,印度總是與擔憂、恐懼、落後、疾病等意象連結在一起,因此,旅程前所遭受的反對與質疑是從沒間斷過的,太過樂觀或是太過天真也好,但是我想也許就是知道印度是個這樣充滿衝突與挑戰的地方,我才決定毅然決然的踏上這趟印度國際志工之旅吧!
     我到底能做什麼?我到底能幫助印度什麼?這問題在出發前我不斷的問我自己。從小到現在大學,很幸運地,可以說是一路平順,從家人和朋友中得到很多的愛與幫助,課業和打工也都很不錯,或許手中握著了許多好牌,但卻沒有特別的在意過它,就這樣按著大多數人的步調、社會的期望一路走來,直到大學,我必須面對規劃畢業後的未來,然後是想到人生的方向與意義,接著而來的就是無止盡的生命意義價值和目標問題,但一連串的哲學思辨通常最終又會回到問題本身,是沒有答案的。就在不斷的追尋中,我想直接投身服務中也許就是最好的解答,答案會在每一個服務他人、每一個感動的瞬間中悄悄的浮現,而這趟印度志工之旅除了是了解關懷及協助當地人,或許更是一趟自我追尋旅程的開端。
        不可思議的印度,對我而言可是每一刻都充滿了驚喜,到學校和社區牙醫義診以及貧民區發放米糧文具,讓我直接的親身感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情,以及他們一種即使在物資有限的環境下卻還是能展現樂天知足的精神,看著他們的純真的笑容,被團團包圍時緊握的每一雙手,熱情的一次又一次捏著臉,送上摘下的每一朵小花,以及看到相機鏡頭便狂舞著揮著手喊著 “Photo! Photo!” 的神情,每每都讓我不禁想起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他們展現如此純真誠摯的天性,身在物質富裕進步文明社會中的我們是否又比他們快樂呢?參訪牙醫學院、ISKCON神廟、農業推廣中心時,看著大家好奇的提出許多問題想去了解當地機構的運作機制,讓我感動於協會的用心與致力於深耕印度的信念,畢竟我們的服務可能只有短短二個星期,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印度當地的力量,如此才能夠讓這樣服務的精神永續下去。
        服務是喜悅,也是一種自我成長。在服務和分享的過程中看到每位夥伴全心協力投入服務的現場,無所畏懼共同只為了同一個目標而行動,這樣的凝聚力與感動我現在彷彿都還能感受到。大家一起在狹小又停電的走廊練開場舞、一起到學校教小朋友們如何刷牙和洗手,夜晚一起一顆一顆的編織著小朋友的願望、或是大家一起走進社區街頭大聲高歌宣傳義診的活動,刷著社區民眾大人和小孩的每一顆牙齒,並投以肯定的微笑和叮嚀。真的很感謝這一次的服務,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遠遠不及我所得到的,那種最原始的純真與感動是最深刻而銘心的。

心心相印,真愛國度
—RI-3480地區第三分區南印度水資源聯合國際服務活動

台北北新社/李仁壽

 

8月14日凌晨帶著3480地區第三分區六社(台北西北區,城北,朝陽,蓬萊,北新,玉泉社)扶輪人的愛心,出發前往印度,展開服務與親善之旅,和我們共同主辦的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PLA),動員了十多位年輕志工與二位牙醫一同前往印度作服務,志工的成員有學生,老師,上班族和家庭主婦,每個人自付旅費,挪出半個月的時間到遙遠的印度作服務,

 

為了節省經費,所訂的航班不是特早就是特晚,加上中間長達12小時的轉機等待,到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已是8/15日深夜0點時分,此時機場依然人聲鼎沸,宛如不夜城,第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曁興奮又緊張,印度是佛教發源地,希望佛祖能保佑這批來印度服務行善的人一路平安.

 

8月15日是印度獨立紀念日,到處都有慶祝活動,經過短暫休息,全團志工化身為台灣扶輪代表團,參加3190地區Bangalore扶輪社獨立紀念日特別例會,該社有76年歷史,227名社員,為印度第二大扶輪社,在例會中我們受到熱烈的歡迎與接待,Jack代表第三分區六個扶輪社與社長Dr.Asha Khatri 交換社旗,為台灣與印度之間跨出友誼的第一步,接著獻上簡短致詞,希望藉由這次參訪雙方能建立友誼與了解,將來能在社區服務上一起合作,共同彰顯扶輪公益形象,換旗儀式後, Bangalore扶輪社的社友寶眷安排了充滿印度風格的精彩表演,我方代表團也在節目最後獻上本團活動主題曲I have a dream,希望大家能美夢成真,心想事成.

 

除水資源服務外,牙醫義診,衛教教學,創意課程,貧民區的米糧蔬果發放也是服務團的工作重點,不管是在都市或鄉村,在學校或社區,服務團所到之處皆受到學生與民眾的熱情歡迎,團員們被團團圍住,個個有如超級巨星一般,人人爭相握手,簽名與拍照,民眾的熱情回應,我們的服務也更加起勁,即便當地的衛生條件不佳,有許多不方便,團員也不以為苦,每位夥伴同心協力投入服務,只希望台灣的愛心能深入當地每一個人的心中.

 

8月23日是水資源服務計劃水井啟用揭幕的日子,北新社PP Nick放下手邊繁忙的工作,特地前來代表第三分區六社主持揭幕儀式並致詞,3190地區出自墨圖吉里(Madhugiri)當地的前總監PDG H.K.V帶領該社PP與秘書多人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並代表致詞,感謝我們從台灣遠道而來,幫助這個社區的窮人以及需要幫助的民眾.水資源服務計劃在當地扶輪社協助下,順利完成揭幕儀式,當地民眾可就近取水且天天有水可用,社區民眾將組織管理委員會,接下管理與維護的責任,讓來自台灣的愛心可以永續不斷.

 

8月27日回國前夕, Bangalore扶輪社特別安排參觀該社所作的社區服務,一個是專收中低收入家庭小孩的學校,全部500多位學生,完全免收學雜費.另一個項目是血液銀行,提供類似台灣捐血中心的服務,兩個社區服務項目都很大且須每年長時間投入,所以兩個單位的招牌上都掛上扶輪的標誌,代表扶輪社對這社會的貢獻.凌晨趕往機場,經過漫長旅程,終於在28日晩上10點回到台灣,結束長達15天的服務行程,出了海關,驚見社長Stocki帶領北新社社友寶眷多人前來接機,讓每位團員深感意外與感動,也讓15天的南印度服務畫上幸福完美的句點.

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
「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al Foundation 」
總會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45號8樓 / 電話:02-23660743 / 傳真:02-23660651
立案字號:台(七四)高字第41229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