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麼小真的有偏鄉嗎?偏鄉地區和城市區域的生活差別真的很大嗎?愈來愈多公益行動都在幫助偏鄉孩童,到底台灣偏鄉地區學童的真正需求是什麼?親職、學習、課後生活等各項資源都短少,偏鄉孩子怎麼變得更好?

偏鄉學童的教育現況

M型化社會的發展之下,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似乎也呈現兩極化發展的樣貌。根據兒福聯盟「2016年台灣學童城鄉差距調查報告」發現,偏鄉弱勢孩子不僅吃不好、穿不暖,學習貧窮的狀況更令人擔心。

偏鄉弱勢學童的教育資源不足比例高達71.5%,與優勢學童相比相差16倍以上,兩者也存在明顯的數位和閱讀資源的落差,也缺乏文化刺激的機會。教育資源的落差,實際反映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僅半數偏鄉弱勢學童能答對基本學力題目,與優勢學童相差近三成,也有近二成的偏鄉弱勢學童反應平常上課大多聽不懂。

過去偏鄉或經濟弱勢的孩子,只要認真苦讀就有機會念好高中、上好大學,但十二年國教上路之後,不僅比的是要會唸書,還要會很多才藝、社團活動經驗,甚至需要比賽得獎,對有心向學但資源相對貧瘠的偏鄉學童而言,幾乎不可能有多餘的費用,可以讓家長投資在孩子身上。

偏鄉弱勢學童的生活資源匱乏

兒福聯盟的調查報告中,具體呈現都市與偏鄉學童的差異:

一、親職資源的匱乏:偏鄉學童生活在親職功能相對不穩定的家庭之中,其中包含13.3%偏鄉孩子家中無穩定收入(都市孩子的1.5倍);17.1%偏鄉孩子是爸爸或媽媽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都市孩子的1.6倍);更有20.6%來自隔代教養家庭(都市孩子的2.3倍)。

二、學習資源的匱乏:15.7%偏鄉孩子家中無網路(都市孩子的1.7倍);23%偏鄉孩子家中無電腦(都市孩子的2.6倍);除了3C設備之外,偏鄉學童課外讀物也相當缺乏,高達48%的偏鄉孩子表示自己家中課外書不到10本(都市孩子的2.2倍)。

三、課外生活的匱乏:都市孩童出國旅遊、學才藝的比例,高於偏鄉孩童將近3倍。30.8%偏鄉孩子過去一年未曾與家人出門過夜旅行(都市孩子的1.9倍);92.1%偏鄉孩子過去一年無出國旅遊經驗(都市孩子的1.2倍),連學校的畢業旅行,都有20.7%偏鄉孩子繳不起費用而無法參加(都市孩子的1.9倍)。對他們來說,一放假就是另外工作的開始,24.1%的偏鄉孩童需要在課後幫忙家裡做生意(都市學童高的4.1倍)。

硬體資源的提升,解決了偏鄉教育的問題了嗎?

偏鄉教育資源問題在政府與企業的努力下,網路覆蓋率在台灣高達9成,企業也提供各式軟硬體到全省偏鄉學校,累積價值已高達6億元,如今偏鄉學校中多數也都有電子白板、電腦、平板等各種數位教具,甚至擁有和都市水平相當的公共數位學習資源。可是,為何城鄉差距問題仍沒有被解決呢?

二水國中的師鐸獎教師楊傳峰曾說:「偏鄉不存在差距,存在的是差異。」當我們在思考偏鄉教育的時候,是否我們只是想把都市的教育複製到偏鄉呢?

事實上,偏鄉孩童往往普遍存在著家庭與環境的問題,家庭問題可能是家暴、外配、隔代、低社經背景、意外變故(以勞動力為主的生活模式所造成)……等等。這些環境問題可能來自於文化不同、社區型態,面對這些問題,再加上台灣現行拚分數、拚才藝、拚補習的升學方式,這些偏鄉學生是否真的有被幫助到,以及具備了足以競爭的實力與機會?值得重新思考。

台灣偏鄉教育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台灣的教育問題可能有非常多,但就城鄉落差而言,大致可整理為以下幾項:

  • 不斷教改,卻無法彌平貧富教育的落差。
  • 教育經費補助往往落入最不需要資源的人手中。
  • 教師忙碌於與教學品質提升的行政工作。
  • 偏鄉教師嚴重不足、師資良莠不齊、流動率高。

因而,偏鄉教育環境最缺乏的,並非網路、行動載具、教具等等教學工具,最需要的反而是願意長期在偏鄉耕耘的老師,以及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偏鄉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幾天的營隊,而是能長期在偏鄉陪伴孩子的老師。

關於長期在偏鄉耕耘的老師,在體制內,可以從政策上去調整,提高教師留在偏鄉的意願,例如降低教師行政工作量,給予更大發揮的空間,去規劃對班級的經營方針等等。體制外,也有TFT「為台灣而教」孩子的書屋環宇基金會課後班……等,不斷號召老師到偏鄉,或是培育在地人成為老師。

關於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材,這在師資訓練或是教改的口號中,從來都不曾缺席。但真實的教學現場裡,有多少學生有學習興趣?或只是為了考試?在偏鄉環境下的家庭,幾乎沒有學生會為了考試而強迫自己讀書。他們需要的不是都市的考試導向和填鴨教學,而是更在地化、更適性發展、更能連結生活,真正從學習興趣出發的課程和教材。

結語

所以台灣偏鄉缺什麼?缺資源、缺老師、缺補助、缺「愛」,除了硬體補助之外,老師的愛與陪伴才可能是真正的關鍵。偏鄉弱勢孩子,經常面臨家庭破碎或家境貧困的困境,無法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所以學校成為孩子們另一個溫暖的依靠。

很多有愛心的偏鄉老師花很多時間、心力幫助他們,不僅在課業上加強輔導,更負擔起照顧孩子三餐的重任。然而,學校的資源及力量非常有限,孩子們需要更長期的資助,也需要更多團體、企業以及個人的陪伴與支持。當我們希望為偏鄉教育做點努力的同時,也應該要去思考、去了解偏鄉教育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樣才能減少資源錯置,讓自己的資源能發揮最大價值。

 

參考資料:

  • 兒福聯盟/2016/「2016年台灣學童城鄉差距調查報告」
  • 姚荏富/2016/獨立評論@天下/偏鄉教育究竟缺什麼?
  • 議事槌部落格/2017/翻轉偏鄉教育—談台灣與大陸

2 thoughts on “台灣偏鄉學童的教育問題”

  1. 台灣應該效法歐美教育及錄取學生方式, 廢除國中會考及高中學測,學習歷程檔案和分科考試.
    每個小孩子從國小一年級入學,得到教育部一個學號,這個學號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十二年級都不會改變,學生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學校老師就把該學生所有上課科目成績打入此學號內,一直到高中十二年級,參加校外比賽成績由校外合格比賽機構打入此學號內, 此學號檔案資料庫存在教育部. 高中時期,有些歐美國家會實施大規模年級學力測驗,學校成績占80%,學力測驗成績占20%,合起來才是該學生該科目成績,例如加拿大卑詩省的高中. 高中十二年級申請大學時只要將此學號通知大學,大學就會根據此學號查看它所需要的年級科目成績,然後通知學生錄取與否,醫牙法律依大學成績再行甄試之.這樣子學校的教學變正常了,學生的學習也變正常了,老師的專業性與自信心,自覺心提高了,家長也不會那麼重視補習,因為跟學校授課內容不太一樣也不可能每一科都去補習. 家長也不用那麼重視校際成績排名,不再重視成績排名,學校之間變和諧了,家長們不要擔心特權學生走後門進入大學,大學有一定的淘汰率存在.社會上家長,學校老師,學生和教育官員之間要互相信任,不要懷疑學校老師評分不公,台灣整個教育心態要改變,教育官員和家長們要相信學校老師能做好把關,學校老師如犯錯一定要嚴懲,但也要給老師們相對的自由與相信其教育專業性.若家長覺得老師評分不公或老師害怕會被家長提告而需要常跑法院,學區教育委員會可仲裁此類糾紛,在國外未見許多老師常跑法院,歐美大學都是這樣招收其國內學生的,他們知道何種方式才是對孩子和國家發展有益的,希望國內教育人員及家長們思考一下,是不是歐美教育及選拔學生的方式比較對?

  2. 謝謝您如此關心教育,您說台灣整個教育心態要改變,的確沒錯!!

    很多人說,相較於20年前或更早,台灣教育現場的氛圍已經完全改變,可能是因為少數的惡師或狼師,導致家長漸漸不放心學校和老師,造成老師甚至學校被告或登上新聞版面。若可以參考歐美教育方式及錄取學生方式,或許能有所改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