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法」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生都不可能經歷到的事情,但對我們服務的一些兒少而言,他們在身心未發展健全時,就已經歷到生命谷底的深淵。
兒少之所以會觸法,有其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許多兒少觸法後,因面對未知的法律程序,會更加產生逃避行為,自我墮入更幽暗的境地。此時協助其面對、幫助重新站立、予以關懷及支持,這對個案而言,是非常重要與需要的。
在服務過程中,我們要能夠成功給予個案所需要的關懷與支持,其中最大關鍵在於「建立信任感」。我們相信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出口,堅信個案是具有復原力的。
阿東(化名)從國中時期不斷觸法、逃家、逃學…,我們跟他多次建立關係,透過戶外活動、社團課程、單獨會談、電話關心、家訪、資源連結…等,以各種方式建立信任感。至今阿東已國中畢業,雖未能繼續升學,但有空時,仍會回據點探望老師,主動分享近況。
記得上次他來時,跟老師聊起他保護管束的報到情況,跟他在國中時比起來進步很多,以前常常忘記日期,逾期未到也毫不在意,現在他懂得記住日期,能確實報到也很少逾期。這對一位曾在生命谷底盤旋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件值得誇讚的事情。
此外,當阿東隨老師回國中母校協助學弟妹活動時,還能展現其生命的效能,洗菜、切菜、清潔、維護學弟妹安全、課程秩序,一點都不馬虎。還記剛開始進校園時,他被學務主任撞見,雙方好像老鼠遇到貓一樣的敵我關係,主任喊:「陳小東你來做什麼?」阿東一臉靦靦:「我跟基金會老師來協助學弟妹,我是來服務的。」主任馬上改變臉色稱許:「以前是問題學生,現在居然還能回母校服務,很棒喔!」接著邀請他到辦公室:「來來來,跟你的老師打招呼!」主任帶他一一向以前管教過他的老師問候,這樣的轉變,振奮了在教育現場的老師。
對服務端來說,我們堅信孩子一定可以改變,無論是遇到生命中多大的打擊,多難堪的經歷,一定可以不斷向前走,只要有目標,就能前進,跨過難題。
結束後,阿東向老師分享:「我已經一年多不再去找以前那些朋友了。」他帶點自慚地說:「以前自己太傻,沒看清事情的真相,現在會好好工作,過好生活才是實在。」我從旁聽了內心感動不已,堅信「孩子可以改變」的價值,在這孩子身上彰顯。(文/林嘉裕)